版权所有 © 山东金属学会 鲁ICP备14013141号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134号 电话:0531-86568680 86568520
网址:http://www.sdsm.org.cn 传真:0531-86568520 网站投稿: sdjsxh8600@sina.com
山东金属学会欢迎您!
> 山东金属学会欢迎您!
关键字:
山东金属学会成立于1981年8月18日,是由山东地区钢铁、有色金属、焦化和耐火材料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山东省冶金行业的科技组织,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金属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
从陆地到海洋,中国钢铁企业临海大布局分析!(2)
10、江苏镔鑫特钢
镔鑫特钢位于江苏省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绣针河入海口
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有限公司项目于2007年12月动工兴建。2010年三月具备年产15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的一期项目全面投产。镔鑫特钢计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员工人数达5000余人,年生产钢材能力达到800万吨,年产值450亿元,产品主要有碳素钢、合金钢、模具钢、高档齿轮钢、高档轴承钢等各类高附加值特钢材料。2015年镔鑫特钢粗钢产量448万吨。
11、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宝钢生产主体设备是在沿海(上海宝山区),但是自己却并无深水码头,由大吨位远洋矿砂船运来的进口铁矿都要先运到临近的浙江宁波港,那里有一个接卸20万吨级船舶的北仑矿石码头,然后倒装到5万吨级以下的散货船(称为“水转水”运输),一船变四船,才能乘涨潮驶入长江口进入宝钢主原料码头。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动工兴建。1985年9月,新中国首次整套引进年产300 万吨钢的一期工程顺利投产。1991年6月,一二期工程建设全部完成。2000年,宝钢自筹资金完成三期工程建设,跻身世界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行列。上海宝钢2015年粗钢产量为1783.8万吨。
12、宁波钢铁
宁波钢铁地理位置,位于宁波市北仑区
宁波钢铁紧邻北仑港,位置得天独厚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1月的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2004年5月-2006年3月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停工,2006年3月16日,国家结合杭钢结构调整核准杭钢重组宁波建龙钢铁,同年7月7日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林大主厂区厂址座落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占地2.33平方公里,距离市区38公里。主要生产装备为两座6m55孔焦炉,两台430平方米烧结机,两座2500立方米高炉,三座180吨转炉,一条1780mm热连轧生产线,一期工程年产能为400万吨。
13、宝钢德盛不锈钢
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座落在罗源湾开发区金港工业区,占地3267亩
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在2011年由宝钢集团入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镍合金生产并进一步加工成不锈钢中宽带,集烧结、粗炼、精炼、热轧、固溶、冷轧等完整的不锈钢生产工艺,目前已形成年产100万吨以上热轧不锈钢的生产能力。
14、宝钢湛江钢铁
宝钢湛江钢铁位于湛江市东海岛
2012年5月2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湛江市长王中丙在国家发改委门前亲吻钢铁基地基地动工批复文件。
湛江千万吨钢铁基地项目是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结合宝钢重组广钢、韶钢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是广东省淘汰1700万吨落后钢铁产能,实行广钢环保搬迁,在湛江新建的1000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首期投资500亿元,达产后年产钢材938万吨,其中热轧商品材约448万吨,冷轧薄板490万吨,预留长远发展空间。
2016年10月17至18日,湛江开发区联合宝钢湛江钢铁公司赴上海举行钢铁产业投资推介会。湛江官方在推介会上称,湛江计划投资160亿元的湛钢二期工程蓄势待发。今后五年,还将计划上马三、四、五号高炉,湛钢产能预计将超过2000万吨,届时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
15、武钢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
武钢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位置,从卫星地图可以看出,目前仅建成冷轧项目,除此之外,16平方公里的土地看不见任何其他工厂企业。
根据发改委批复,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为639.9亿元。2012年5月28日上午,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在企沙工业区全面开工,但接之而来的全球经济不振,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又遭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再加上武钢、广西钢铁双方存在合作问题,项目一直进展缓慢,2016年9月,宝钢武钢重组,在避免同业竞争事项中,武钢集团承诺未来将放弃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并称原因是广西钢铁集团主要产品与合并后上市公司存在潜在同业竞争。防城港项目何时再重启还很难说。
16、台湾中钢集团
台湾中钢位于高雄市小港区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钢)位于高雄市小港区,成立于民国1971年12月,粗钢年产量约1千万公吨。
台湾中钢主要产品为钢板、条钢、线材、热轧、冷轧、电镀锌钢卷、电磁钢卷及热浸镀锌钢卷等钢品,以及钛基/镍基合金。产品约67%内销,33%外销,国内市占率逾50%,为目前国内最大钢铁公司;外销主要对象为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
如今国内钢铁产能转移都倾向于搬迁到沿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家热衷于此呢?
归纳全世界钢铁工业布局的特点,有两种不同的建厂模式。第一种模式叫“煤铁复合体型布局”,第二种模式叫“临海型布局”。具体采用哪种,要根据多种因素研究确定,包括钢厂的资源来路、产品流向、能源消耗、城市依托、产业链接、物流通道、污染治理等条件,一般要进行长达数年到十几年的前期研究论证,才能定案。
钢铁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炼1吨铁要消耗原料、燃料3.5-7.0吨,其中最主要的是铁矿石和煤。所谓资源因素,就是重点考虑这两样。
煤铁复合体型布局,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建设钢铁厂的位置同时接近煤、铁资源的产地,这本来是钢铁工业最理想的布局,例如在我国辽宁中部有鞍山、本溪铁矿、抚顺煤矿;在唐山有司家营铁矿、马兰庄铁矿、开滦煤矿。
第二种情况是钢铁厂的位置接近煤矿产地,例如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匹兹堡。
第三种情况是钢铁厂位置接近铁矿石产地(如俄罗斯的乌拉尔、中国的攀枝花)或位于铁矿石与煤炭交接的运输线上(如美国的五大湖区)。
“煤铁复合体型”的布局多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这是二战前钢铁布局的主要特点。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克里沃伊罗格—顿巴斯,我国的鞍山—本溪,都成为这一类钢铁集中产区的典型。
而在沿海港口建设“临海型”大型钢铁厂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才出现的,这种钢铁厂绝大多数不在本土采集原燃料(特别是铁矿石),而使用国际市场的原燃料,并且便利接近国际消费市场。“临海型”钢铁厂出现的原因,一是海运事业的发展,大型运输船只的出现使运费降低;二是巴西、澳大利亚、印度、智利等环大洋国家里特大型富铁矿的开发要找出路。
沿海建设的模式以日本、韩国为典型代表,日韩两国几乎全部资源供应、销售市场为“两头在外”。
新日铁住金集团和歌山厂(日本本州岛和歌山市)
浦项制铁(浦项)
中国选择沿海布局建设钢厂,其基本原因与日本、韩国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虽然注重一个“临海”的形式,但对资源的依赖性远远没有日韩钢铁企业强。即使是以日本钢厂为模式建设的宝钢,其煤炭资源也是两条腿走路,大多数煤(动力煤、焦煤)来自国内,高质量的主焦煤近年越来越多地从澳大利亚进口。首钢京唐铁矿石原料100%来自国外,但用的煤很大一部分就近在唐山地区就解决了,远途而来的焦煤既有国内山西配套的,也有国外进口的。
另外临海型钢厂布局主要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宣钢退出以及唐钢、承钢部分产能的削减主要目的还是缓解首都周边的环境污染压力;山钢日照精品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为济南减污,另一方面也可与目前风生水起的日照钢铁抱团发展;也正因为环境的因素,之前本来就临海的大连特钢、青岛钢铁都搬到了离市区更远的地块继续生产!
当然钢厂的布局还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的态度,这也是最难预料的,我国钢铁工业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钢铁企业密集的状态,是与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产地高度重合,也与相关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开放区域高度相关,东部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巨大,钢铁产品做为最基本的原材料,对下游多个加工行业的衍生、发展,以及钢材市场的培育,也有直接影响。如果钢厂都搬迁到沿海,那么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还会更大,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种模式到底孰优孰劣,相信读者你自有判别!
推荐新闻